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意识结构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但与此同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却逐渐多发高发,而且渐渐趋向于年轻化。
尽管现在医学在不断进步,但是对于这种慢性疾病却依然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尤其是高血糖,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对激素和神经系统的调节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但是如果在平时忽略对血糖的控制,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非常容易诱发糖尿病的产生,血糖持续升高,轻则诱发糖尿病,重则引发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对于血糖偏高的人群来说,在平时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之外,还要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方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01血糖偏高的人群定期监测血糖,有什么临床意义?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驾马车,目的在于平时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防止血糖剧烈波动,对预防糖尿病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出现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对血糖进行监测,可及时发现不能被感知的低血糖以及高血糖,以便及时就医,并及时调整治疗用药,从而实现良好的自我管理。
平时监测血糖,不是每天都一定要监测血糖频率。假如血糖不平稳或采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建议每天监测。最完美的监测是三餐前、三餐后、睡前。
假如为减少监测次数,减少扎手指的痛苦或者节省费用,至少空腹三餐后,睡前最好也进行测量。一般血糖平稳的患者,可以一周里选择一天测空腹和餐后的血糖。
02好消息:新血糖标准发布,3.9~6.1或不再适用,不妨自测下
从以上可以了解到,血糖偏高的人群在平时定期进行血糖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养成定期监测血糖的好习惯。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血糖的标准范围一直都是在3.9~6.1之间的,但是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技术的进步,针对不同年龄段也划分了不同的血糖标准范围,大家不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一下。
根据年龄段的不同,血糖数值有所差异。
18岁以下的青少年,空腹血糖值在3.9~6.1;
18岁到45岁的成年人,空腹血糖值在4.4~6.1之间;
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空腹血糖值在4.4~7.1;
03在测量血糖之前要注意哪些事情?
1、检查血糖前要求空腹,空腹要求禁食八小时左右。
2、前一天尽量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可摄入蔬菜和水果,尽量不要摄入太甜的食品,不可大鱼大肉,可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还要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因为睡眠不好或是受到刺激都会引起血糖检测的结果不准确。
4、过度劳累或是剧烈运动,也会影响血糖的检测结果。
5、检查前尽量不可以服用利尿或是激素类的药物,以免影响血糖准确性。
04吃哪些食物有助于血糖稳定?
1、苦瓜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苦瓜含苦瓜甙、5—羟色胺、谷氨酸、丙氨酸及维生素B1等成分。苦瓜的粗提取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能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黑木耳
黑木耳中含木耳多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实验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炖汤,也可作配料。
3、魔芋
魔芋分子量大,粘性高,在肠道内排泄缓慢,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升高。魔芋中所含的葡萄甘露聚糖对降低血糖有较好的效果。又因为它吸水性强,含热能低,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减轻体重,所以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4、红豆
红豆能够有效的帮助胰岛素代谢血糖,将葡萄糖转化成能量。而且红豆中含有的热量是比较低的,每天喝一碗红豆粥,对于降低血糖血脂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平时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点红豆,它还可以美容养颜。
05阅读延伸——为什么说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
糖尿病之所以会被人冠以“不死癌症”的称呼,是因为在传统医学上,糖尿病一旦得上,就是一种无法根除的终生性疾病,并且糖尿病的高血糖反应,时间长了以后还会导致人体出现很多并发症。
像肾脏、眼睛、四肢、心脏、生殖系统等部位,都是糖尿病人比较容易出现并发症的部位,其中心脏、肾脏等心血管等部位的疾病,可直接威胁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
据统计,超过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在患上糖尿病5年以后,基本都会出现一种以上的并发症。其中更是有2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4%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衰竭,而且这种可能性会随着疾病的持续时间而增加。
实际上被称为“不死癌症”的糖尿病,并不像癌症那样对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平时只要能够做好预防工作,及时控制病情,能够有效延缓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