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现在很多人都相信医学、相信科学,我也相信,不过,我认为如果你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就盲目相信,很容易进入迷信的状态,甚至固执的状态。
换一个角度来解读心脑血管问题。
首先,什么是心脑血管?我相信医生早就给我们普及过,因为心脑血管太普遍了,几乎每两个家庭就有一例。那心脑血管包括哪些呢?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心梗、冠心病、痛风等,这些都属于心脑血管症状的范畴。
有的人在没有检查前说我从来就没有什么感觉,一点反应的都有,怎么就突然得了这个病呢?我相信你不是没有感觉,而是没有感知,没有意识到自己会得这个病,我先用一张图展示给你看,你就知道为什么没有感觉。
你回想一下自己当初的症状是有属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中的哪一个,你又会问,真的跟血液有关系吗?你在医院检查的时候有多少项是通过血液检测出的问题你就知道了,你用针扎一下身上的任何一处皮肤是不是都会出血,所有血液无处不在!
医生把心脑血管症状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富贵病,这是由生活条件优越引起的疾病;第二种是老年性疾病;第三种是世界疑难杂症;第四种是生活方式疾病。
其实,我认为第四种才真正定位了这些心脑血管症状。但是很多人认为这个名字不够科学,不够医学化,所以很多人不去讲、不去用。
我问你一个问题:四十年前,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吃到肉?什么时候才能吃到白米白面?什么时候才能吃饱饭?
不管年龄大小,我相信你都听老一辈的人讲过,四十年前,大部分人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一点肉,才能吃饱饭。这也就意味着,天可能有多天,人们在饿肚子,吃不饱饭,或者吃的粗茶淡饭。
那我反过来再问一个问题:四十年前,大多数人干的都是什么工作?是重体力活,人们都是天还没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
那个时候的人,只有干很多重体力活,才能养活一家几口,像今天这种坐办公室的工种是很少的。我们一个人,就像一部汽车,如果不给车加汽油,它是跑不动的,就算你加了再多的汽油,因为跑得多,汽油总会被消耗完。
同样的道理,用在人身上,你就能想明白,为什么四十年前我们只听过低血压、低血糖。
原因很简单,我们摄入的营养少,身体的能量也少,繁重的体力活却要消耗掉很多营养、能量。
四十年过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一辈的人,一个星期干的重体力活,抵得上我们现代人一年干的体力活。现代人每天摄入的营养多,可是消耗掉的能量很少,进与出的比例,四十年来正好颠倒了。
现代人所得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叫作富贵病。当你想明白这个道理时,你会突然发现,我们的运动能力在下降,肠胃的消化能力在下降,心脏功能在下降,各种疾病就会来找我们。所以我认为富贵病不只包含心脑血管疾病,它跟很多的疾病有关联。
解读第二种疾病-老年性疾病。我经常听到很多人说,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性疾病,我个人不提倡这种叫法,因为,一旦说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性疾病,很多年轻人便不再害怕这类疾病。
我说一个数字,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提倡把老年性疾病这个名词给去掉。想象一下,如果爷爷、爸爸和孙子都有高血压、糖尿病,你认为这是什么病呢?这叫遗传。那我想问爷爷,是谁给你传的?我再追问,往上追问三代人,爷爷的父亲,爷爷的爷爷,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
爷爷说那个年代吃都吃不饱,走路会摔倒,干活会栽倒,生个孩子会晕倒,你会发现,爷爷往上三代人,都是低血压、低血糖。结论就很明了,往上三代人吃不饱,挨饿;向下三代人是吃饱了撑的了,你认为这是饮食习惯的问题,还是因为遗传呢?我认为不是遗传,而是饮食习惯,高血压、糖尿病,确实会遗传,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都在第三代,为什么呢?
奶奶辈生孩子,一生都是三个、五个、十个,吃又吃不饱,生的孩子全部都是低血压、低血糖。母亲生我们的时候,也是兄弟姐妹两个、三个,那个时候,生活条件也不太好,我们都有低血压、低血糖。只有到了第三代,因为大多数是独生子,一个人怀孕,四个人伺候,爸爸、妈妈、公公、婆婆四个人伺候一个孕妇,孕妇很容易在怀孕期间体重超标,得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
这个时候,才真正有了遗传性高血压、遗传性糖尿病。孩子一旦出生,体重达到八斤、十斤以上。这种体型的孩子,就容易比正常的孩子提前得高血压、糖尿病。
可母亲是因为后天吃胖了才得的,她只需要产后修复、减肥,她的血糖、血压就有可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母亲是2型,孩子是1型。如果母亲怀孕期间体重超标,孩子就可能会有遗传性的高血压、糖尿病,那这个孩子的寿命有可能在三四十岁。这很可怕,我不是在危言耸听,因为这些知识,很多专家都会亲口告诉你,网上也查得到。
我们的爷爷50岁的时候,赶上改革开放,生活条件突然变好,那个时候我们的父亲30岁,我们这年代的人呢?几岁。每个年代大约都隔20年,我们的爷爷从50岁好吃好喝,加20年正好是70岁,所以爷爷辈得心脑血管症状-高血压、糖尿病、癌症。
父亲辈从30岁开始,生活条件变好了,过了20年是五六十岁,所以父亲辈大多在五六十岁得心脑血管症状。那我们这代人,从十几岁生活条件变好,再加20年,到了三四十岁,这一辈心脑血管症状的高发年龄,恰恰是三四十岁,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老话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现在很多人四十多岁就不活了。四十多岁竟然就得了心脑血管症状。
所以,一定要记住,我们的下一代更危险,从一岁的时候开始就顿顿离不开肉类;从一岁的时候开始,他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离不开那些垃圾食品,如方便面、薯条、锅巴等等,这一切都把这一代的孩子毁了。
他们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发胖;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有了脂肪肝;上大学的时候,可能体重已经严重超标,体育课都无法去上了;到了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没几年的时间,就已经出现血压高、血糖高等症状;三四十岁的时候,也许就会引发脑梗、心梗了。
我经常问,现在的动车提速了吗?确实,动车时速现在已经提到了两百八、三百八这样一个高速;现在的手机提速了吗?网络从3G变成了4G、5G。你会发现,我们现在连死亡都在提速,得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已经开始年轻化。
有的人说你说的这么多应该怎么控制,我已经有心脑血管病或者即将得心脑血管病怎么办?又不能不吃,现在社会应酬有多,不去不行不吃不行。是的这个是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无法避免的,一次性借调,相信这个比戒烟还困难。
第一、我们在吃的要荤素搭配,多吃素菜,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增加运动;第二、垃圾食品、冷饮少吃、空调温度控制在26℃-28℃适宜;第三、当你医院机器也检查不出来问题但是就是不舒服,这种情况下不防试一试中医调理几次,中医调理方法很多,中药、理疗、热疗等,还有现代中医科技等等方法,当然要选择你熟悉的由疗效的地方。
今天这里我告诉你一个方向方法,如何选择就要看你个人的如何选择,就想有的人在前面的文章中评论说:要有医德才行,有的被利益熏黑了双眼。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代不敢保证没有这样的一群人。
这里我只表述我个人观点,也不存在所谓的偷换概念,如果你懂了,我相信你已经知道如果调理身体走进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