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糖友运动的误区有哪些
TUhjnbcbe - 2023/8/23 20:22:00

我们知道,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外,还要进行日常生活干预的方式,其中包括饮食控制和加强锻炼等方面。但是很多患者在运动方面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说运动的方式不对,时间不对等,这不但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可能还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有关糖友运动的误区有哪些?

一、血糖不高不运动,高了再运动

错!

有一些糖友日常生活中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很少运动,但是一旦发现血糖升高了,就积极地去运动。这种情况我们是不建议的。首先这会导致血糖忽高忽低,对血管的损伤很大。其次呢,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要和病情匹配,不能一会加大运动量,一会减少,这不利于病情的稳定。最后呢,就是降低血糖不能单单依靠运动这一种方式,还要结合饮食、药物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二、运动就要大汗淋漓

不一定。

有些糖友觉得,运动不流汗没效果,所以每次运动量都很大,运动强度也不小,搞得大汗淋漓。其实,没必要这样。运动的时候出汗和肌肉运动的程度、产热有关,运动的越多产热越多,就会越出汗。但是每一位糖友的病情都不一样,并发症也有不同,个人的适应程度也不一样,有的人大汗淋漓了,可能就有人吃不消,反而会产生运动损伤。

所以我们建议糖友运动的时候记住三个“微微”:微微的出汗,微微的疲劳,还有微微的舒适。

三、做家务可以代替运动

不是的。

很多糖友说,天气冷了,外出运动不方便,那就在家做做家务吧,也能代替运动。在这里提醒网友,千万不要把做家务当成一个运动的方式。

当然做家务总比葛优躺要好得多,能消耗一点能量。但是这种太轻度的运动对糖尿病的好处是不够的,我们强调的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练哑铃、打打乒乓球等。

四、“管住嘴、迈开腿”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糖尿病治疗必须有生活方式的干预,但生活方式的干预绝不能简单认为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比如有一些肥胖人群,伴有高胰岛素血症,你让他管住嘴他就会出现强烈的饥饿感,甚至发生低血糖,这是要命的。再比如迈开腿,有些病人就暴走,走一段时间关节也不行了,肌肉也受不了,出现了运动损伤。所以生活方式干预需要科学的个体化指导,千万不要盲目进行。

五、糖友运动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糖友运动,要进行科学的评估,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制定合理的运动项目,除了强调中等强度,更重要的是循序渐进。这样身体才能逐步适应。要不然你让一个很少运动的人跑个五公里,他很容易就发生横纹肌溶解,还有些人跑着跑着就猝死了。所以说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友运动的误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