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糖友的疑惑我平时测血糖都不高,为什么医生
TUhjnbcbe - 2023/8/22 21:36:00

糖友们,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疑惑:就是平时测血糖挺好的,到医院抽血一查,医生却说血糖控制的不好,然后自己就会找出各种原因和医生讨论,但是常常你考虑的原因和医生考虑的差别又很大。就如我的这位患者。

病例介绍

赵女士,糖尿病20年,三个月前因为口干、多尿、乏力、双眼视物模糊就诊,医院为其调整用药。近期又出现之前的症状,并且空腹血糖在11以上,所以来我院看诊。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为10.6%,其他指标均正常。医生将其纳入共同照护来管理,因此我才会接触到这位阿姨。

初次见面,自我介绍后,我问阿姨一个问题:阿姨您这次血糖这么高,您想过原因吗?

阿姨说:我以前血糖控制的可好了,前段时间医生给调了药,我吃错了,人家是和主食嚼着吃,我却直接喝了,所以血糖才高的。

我说:那您一直血糖控制的那么好,一般餐前、餐后血糖都是多少啊?

阿姨说:我平时只测空腹血糖,一般是7-8mmol/L。

我说:那您一般一周测几次血糖?

阿姨说:还一周呢,一个月测一次就不错了。

我说:那您平时三个月会复查糖化吗?

阿姨说:没有复查过,这次要不是因为有不舒服的症状,我才不看病呢,平时可好了。

病例分析

1、症状

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只有在严重高血糖或者1型糖尿病的人群才会明显出现,而80%的糖尿病患者是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的。所以,不能等到症状出现才看病。当出现以下情况就得立即看诊了:

(1)血糖超过15mmol/L

(2)伴有经久不愈的感染

(3)感觉口干、烦渴、多饮、多尿

(4)感觉感冒、发烧、腹泻等症状得不到控制

(5)体温超过38℃

2、监测

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订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目前的血糖监测包括: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糖化白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于我们糖友们来说,一定要运用好这几类监测方法:

(1)自我血糖监测: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并提供一种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按需调整行为及药物干预、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口服药患者适合配对监测:餐前+餐后2小时的血糖监测;注射胰岛素患者适合监测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监测。

(2)动态血糖监测:对于难以发现的餐后高血糖、夜间低血糖、黎明现象、苏木杰现象、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着独特的优势。

(3)糖化白蛋白测定:反应2-3周血糖的平均值。它是反映近期血糖控制水平好不好。

(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反应2-3个月血糖的平均值。它是反映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

所以说,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一样都不能少,我们要全方位管理,才可以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友的疑惑我平时测血糖都不高,为什么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