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离不开吃,可见饮食对我们的重要性。饮食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在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食物进入身体之后必须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但是有这样一种饮食它无需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那就是要素饮食。
要素饮食是一种化学组成明确的精制食品,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与水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或较为稳定的悬浮液。主要适用于严重烧伤及创伤等超高代谢、消化道瘘、手术前后需营养支持、非感染性严重腹泻、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良等患者。
要素饮食可以口服,也可以通过胃肠内营养管滴注,临床上一般多用于滴注。使用中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项,所以考试一般喜欢考查要素饮食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项:
1.应用原则一般是由低、少、慢开始,逐渐增加,待患者耐受后,再稳定配餐标准、用量和速度。
2.配制要素饮食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所有配制用具均需消*灭菌后使用。
3.已配制好的溶液应放在4℃以下的冰箱内保存,防止被细菌污染。配制好的要素饮食应保证于24小时内用完,防止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
4.要素饮食不能用高温蒸煮,但可适当加温,其口服温度一般为37℃左右,鼻饲及经造瘘口注入时的温度宜为41~42℃。
5.要素饮食滴注前后都需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净管腔,以防食物积滞管腔腐败变质。
6.停用要素饮食时需逐渐减量,骤停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7.要素饮食不能用于幼小婴儿和消化道出血者;消化道瘘和短肠综合征患者宜先采用几天全胃肠外营养后逐渐过渡到要素饮食;糖尿病和胰腺疾病患者应慎用。
以上就是关于要素饮食常考知识点,要想了解更多,请大家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