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选贵的
常有住院病人向我要求:“一定要给我用最贵的药,花钱多没事。”
目前糖尿病药物分6大类,不同类药物适合不同人群。选择用药需根据病情,价格高不见得就合适。好比一件西装和一条裙子,前者适合男士,后者适合女士;如果反过来穿,两个人都不好看。
2坚持一种方案
一位糖友,医生让他打胰岛素,早晨16U,晚上14U,他就很听话地按这个剂量打了1年,期间出现好几次严重低血糖。
糖友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调整,好比穿衣服:冬天穿棉袄,夏天穿裙子。医生当时给的方案是根据当时情况制定的,不一定长期适用。我们的血糖千变万化,医院复诊,请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案。
3家人代劳开药
很多家属对病人关怀的“无微不至”,医院开药,来的时候医生询问患者情况,大多回答不知道。
这样的弊端显而易见,糖尿病的管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医师、营养师与糖友充分沟通。
4只开药不检查
有些患者认为“看病”的目的就是开药,检查是浪费钱,越少越好。
其实糖友更需要细致的检查,了解并发症的发展,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没有细致的检查,治疗就没有方向。少检查看上去省了钱,但如果治疗方案不正确出现并发症会花更多的钱。
5悲观的态度
有些糖友认为:糖尿病反正治不好,吃药也除不了根,那就不吃药。
糖尿病虽说不能治愈,但通过治疗一样可以控制好,一样可以长命百岁,不能觉得不能治愈,就不去治疗。好比一头猛兽,你不能杀了它,但可以把它关起来。只要不把放它出去,就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