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4.6摩尔每升是正常的,但是餐后还12摩尔每升就要小心了
血糖4.6mmol/L是否正常,可以根据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或者人群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正常人:正常的血糖人群,空腹血糖是3.9-6.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是6.7-9.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是≤7.8mmol/L。
孕妇:孕妇的空腹血糖是≤5.1mmol/L,孕妇餐后1小时血糖是≤10.0mmol/L,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是≤8.5mmol/L。
血糖4.6mmol/L,根据以上的诊断标准,不管是空腹,还是餐后的血糖都是属于正常范围的。
血糖一直处于浮动状态,血糖高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血糖低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人群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2mmol/l是比较危险的。在正常情况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应该低于7.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2mmol/l,明显超过了正常值。
如果患者是首次发现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2mmol/l,可能是糖尿病导致的,需要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检测是否患有糖尿病。一旦确诊,需要饮食控制,多吃新鲜的蔬菜、粗粮,少吃油炸、肉类、过甜的食物,还需要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控制血糖的平稳。
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患者可能出现一些糖尿病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建议及时的进行降血糖治疗。患者可以口服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等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在餐后两小时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7.5-8.5mmol/L。
血糖值一般大于13.9mmol/L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酮症,尤其是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血糖长期升高,大于13.9mmol/L,会增加酮症酸中*的可能性,应该进一步进行尿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的检查。如果血糖升高,应该完善尿常规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有酮症,应给予大量的补液、胰岛素静脉滴注来使血糖下降,能够起到补液消除酮体的作用。
血糖升高后,会增加身体出现酮症的可能性,应进行相应的消酮症的治疗,同时应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血糖达标后,酮体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糖尿病患者在出现酮症时,体内处于缺水状态,胰岛素无法起效。通过大量饮水可以帮助恢复血容量,使酮体水平尽快下降。另外,患者还需及时就诊,从而明确血糖增高的原因,并且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