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理表现,当肠胃中没有多余的食物储存,胃酸大量分泌后就会刺激肠胃,向大脑传递饥饿的信号,使人出现心慌、手抖、浑身无力的表现。
多数人觉得这种情况是身体血糖数值偏低诱发的,除了与血糖有关之外,还有哪些原因也会使人心慌手抖呢?
01一饿就“心慌、手抖、无力”,这是什么情况?是低血糖吗?
1、低血糖
糖分是维持身体健康,为身体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多数情况下,糖分都是从外界食物中获取的,当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后,就会使血糖无法及时代谢排出,从而诱发高血糖。
除高血糖之外,低血糖也会给身体带来诸多影响,当体内血糖数值持续下降,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和压力,稍微饥饿就会心慌,手抖,浑身乏力,若不及时治疗,还会诱发多种并发症。
2、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是身体中非常重要的腺体,甲状腺起到分泌生长激素的效果,当甲状腺功能不足时,就会影响人体身高的发育,人在饥饿的过程中,会刺激甲状腺激素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从而出现心慌手抖和身体无力的表现。
甲状腺疾病一旦发生,饥饿感越重,身体出现的不适反应会越强烈,一旦出现一定要提高警惕。
3、肠胃疾病
肠胃作为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人体每次进食的食物最终都会进入肠胃中,当肠胃病变或胃酸分泌过多,也会影响人体消化吸收的功能,使肠胃无法正常运作,吃进去的食物很快就会被胃酸腐蚀掉,身体无法吸收营养。
当身体各组织,各器官营养供应不足,就会出现心慌、手抖和身体无力的表现,情况严重的甚至会诱发大脑缺血缺氧,影响健康。
4、喝了太多含咖啡因的饮料
咖啡作为常见的饮品,咖啡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这种物质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疲惫感,减轻身体的压力和负担。
适当的喝一点咖啡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但如果大量饮用的话,就会给机体带来诸多的副作用,容易出现心慌手抖浑身无力的表现,加重心脏和血管的压力。
5、心脏疾病
心脏作为身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主要功能是泵血,疏通血液,当心脏功能紊乱或心脏病变后,人体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心慌手抖和浑身乏力的情况。
如果你也有类似问题的话,一定要尽早就医检查,判断自己的心脏是否出现了问题,尽早治疗,尽早痊愈。
02怎样才能缓解一饿就“心慌、手抖、无力”的问题?
(1)不要节食
减肥现已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话题,很多人为了减肥瘦身,尽快达到理想中的好身材,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就比如节食减肥。
节食减肥法是一种对健康影响非常大的行为,长期节食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也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身体缺乏多余的能量,内脏器官无法正常工作,出现一饿就心慌手抖浑身无力的表现。
想要改善这一问题一定要改掉节食的坏习惯,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吃含维生素和蛋白质多的食物,缓解身体的压力和负担。
(2)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是维持身体健康,抵抗细菌病*入侵的重要防线,免疫力强的人,身体对抗细菌病*入侵的能力会更强烈,能够更好的抵抗致病菌的侵袭,降低身体患病的风险。
免疫力强,血液流动更通畅,能够有效缓解心慌手抖的问题,生活中提高免疫力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合理膳食之外,还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运动锻炼,努力提高身体素质。
(3)定期体检
疾病是导致身体浑身无力,手抖心慌的主要诱因,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一早发现身上的小毛病,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治疗,将疾病扼杀在发病初期,避免病情恶化。
(4)加强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每天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有益加速全身的血液流动,预防血液堵塞和血液凝结的问题,同时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让身体变得更加强壮。
运动的过程中有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效缓解低血糖情况的发生,运动讲究循序渐进,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素质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量力而行,千万不要盲目要求自己,也不要过度进行激烈的运动,以免损伤骨骼和关节,加重身体的负担。
(5)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对人体健康影响非常大,血糖持续身高未能及时稳定,会严重影响内脏器官的正常功能也会诱发诸多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养成定期检测血糖的好习惯,可以及时发现自己血糖数值的变化,无论是血糖升高还是血糖降低,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只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是对身体最有益的。
任何疾病发生前都会给身体发出诸多信号,一旦出现一定要牢牢把握,不要因个人原因延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只有将身体各项数值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抵抗病*的入侵,维持健康态。
以上便是关于一饿就“心慌、手抖、无力”的相关介绍,大家对此是如何看待的?你觉得你一饿就心慌,还与哪些原因有关呢?
#健康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