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十单元兽医临床常用生化检验第一节 [复制链接]

1#

全血是血细胞和液体的混合物。全血计数(CBC)检查血液细胞部分,并给出各种不同类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化检测对象是血液移除细胞后的液体部分。为了获取血液中的液体,采取的血样需要首先在试管内凝集,然后经离心机离心,使血凝块下沉至管的底部,而析出的液体留在试管的上部。血液凝集后析出的液体被称为“血清”,用于生化检测。加抗凝剂后,采集的血液,离心后的上清液,称为“血浆”,有时也用于生化检测。

第一节血糖及相关指标

一、血糖

健康的单胃动物禁食后血糖浓度为4~5.5mmol/L,反刍动物禁食后血糖为3~4mmol/L。全血血糖值要比血浆值约低0.5mmol/L(取决于PCV)。

肾脏对糖的处理是通过允许血浆葡萄糖的滤过并在肾小管近端重吸收来实现的,但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是有限的。一般,当血糖浓度高于10mmol/L时,不能完全重吸收,一些糖就会出现在尿中。动物尿中出现糖时的血浆糖浓度就是肾糖阈值。正常情况下,发现糖尿就意味着血浆糖浓度已超过肾糖阈值。低于10mmol/L的肾糖阈值常见于幼畜和在妊娠期间的雌性动物,也见于近端肾小管的缺陷(范尼氏综合征),在该病中葡萄糖重吸收功能差,可以在没有高糖血症时出现糖尿。

(一)血糖升高

血糖升高可见于以下原因。

1.采食高碳水化合物的饲料采食高碳水化合物后,血糖浓度有一个吸收后的峰值。该水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血糖浓度通常不会超过7mmol/L。

2.运动,尤其是剧烈的运动这与肾上腺轴大量分泌激素有关,赛马和灰猎犬在跑步后的血糖水平可升高到15mmol/L左右。

3.应激,特别是严重的或急性的应激这种情况包括动物剧烈的疼痛和劳累等。肾上腺轴和糖皮质激素都起作用,其中肾上腺轴的影响更明显,血糖浓度可达15mmol/L。

4.其他原因引起的糖皮质激素的活动增加例如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库兴氏综合征,这些情况比前面提到的应激的持续时间更长。胰岛素的对抗作用可能掩盖高糖血症的倾向。

5.用含糖的液体静脉注射治疗最常用的制剂是糖盐水和葡萄糖注射液,另外有些静脉注射的制剂含葡萄糖或右旋糖,使用这种制剂之后会升高血糖,因此必须避免把这种刚输完液的动物诊断为糖尿病。

6.糖尿病由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缺乏引起,见于先天性的糖尿病(最常见)或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糖尿病,如胰腺破坏(肿瘤或偶尔的严重的胰腺炎之后)、有过多的胰岛素颉颃剂的疾病(库兴氏综合征、长期的类固醇治疗或肢端肥大症)或抑制胰岛素分泌的疾病。

在兽医临床中,糖尿病一般要到十分严重时才被发现,这使诊断相对容易,只要测定血糖浓度(最好是禁食后的)就足够了。但应注意明显的肾上腺轴的作用和应激会引起患病动物的血糖升高,制定一个严格的标准是不科学的。在没有应激的情况下,血糖浓度高于11mmol/L时,就可认为有糖尿病。如果动物在采血过程中产生应激,则结果不可靠。

糖尿不是诊断糖尿病十分可靠的方法,因为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如在采尿之前应激或运动引起血糖升高到超出肾糖阈值,或是存在肾性糖尿———范尼氏综合征(近端肾小管的缺陷)。

(二)血糖降低

由于葡萄糖是大脑代谢的唯一能量来源,所以低血糖症的症状与脑缺氧很相似,临床上表现衰弱、精神不振,有时出现惊厥、昏迷。这种疾病是高危的,所以快速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在大多数动物中,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mmol/L时,会出现可诊断的症状,但马对低糖血症的耐受力很强,血浆葡萄糖浓度低达1mmol/L时,也可能没有症状。血糖降低可见于以下原因。

1.胰岛素诱导的低糖血症主要见于糖尿病患病动物过量使用胰岛素,犬在给予胰岛素治疗后不采食,或错误地使用了两次胰岛素可以引起低血糖。此外,低血糖也可以见于胰岛瘤,通过胰岛素和C羧氨酸检测可以确诊,但在临床中,这种测定往往是很难做到的。

2.禁食后的低糖血症可见于酮血症(牛)/妊娠*血症(羊),这种情况只发生于反刍动物,是由于异常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结果。低血糖常发生于妊娠后期(羊)/泌乳高峰前期(牛)。在此期间,动物对糖代谢的需要极大,机体优先保证对胎儿的供应,而不是对母体的供应,所以母体容易发生伴有酮病的低糖血症。此外,低血糖也可以见于小型犬的先天性的低糖血症,这与应激和阶段性的虚弱有关,与胰岛瘤无关。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是直接用葡萄糖负荷量来挑战胰腺的功能,通过评估血液和尿液葡萄糖浓度来评定胰岛素的作用。如果胰岛素释放充足,且靶细胞有健康的受体,则进食后人为升高的血糖水平在30min出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2h内达正常值,且尿中不会出现葡萄糖。

若进食后2h,血糖水平正常,则可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持续的高血糖和糖尿是糖尿病的指征。激发后严重的低血糖,表明可能存在葡萄糖反应性的、机能亢进的胰腺β细胞瘤。该试验可简化为仅测定进食后2h的葡萄糖浓度。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会受到肠功能异常的影响,如肠炎、运动过度、兴奋(如胃内插管引起);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临床中,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是反刍动物的唯一选择。禁食(反刍动物除外)12~16h后,注射挑战性的葡萄糖负荷量,紧接着检测血糖,绘制耐受曲线。

糖尿病动物会出现葡萄糖耐量下降(半衰期延长、转换率下降),而患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垂体功能亢进和严重肝病时,葡萄糖耐量的变化不恒定。

葡萄糖耐量升高(半衰期缩短,转换率升高)可见于以下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和高胰岛素血症。食用低碳水化合物日粮的正常动物,可能出现“糖尿病性曲线”。在试验前,给予2~3d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即可将误差减至最小。

对于正常马,由于饮食和禁食情况不同,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不稳定,因此试验是没有意义的。

葡萄糖耐量试验通常不是糖尿病诊断必需的指标。出现持续的高血糖和糖尿,且伴有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的病史,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多数胰腺β细胞瘤不能对葡萄糖产生快速应答,因此该试验可检测高胰岛素血症。初始低血糖会导致胰岛素颉颃激素的释放,可能出现糖尿病性葡萄糖耐受曲线。动物紧张也会影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如果血液样品中没有加入抗凝剂,并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会因这些失误而降低。

对于临界性高血糖而不伴有持续糖尿的动物,最好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但是,此试验对主人来说不合算,也不会引起显著的治疗措施改变。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常见于猫,其肾糖阈值高,常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容易产生误导。如果免疫反应的胰岛素浓度同时变化,可以从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获得额外的信息。

三、果糖胺

葡萄糖可与多种结构结合,包括蛋白质。果糖胺代表葡萄糖与蛋白质结合的不可逆反应,尤其是白蛋白。对于患糖尿病的动物,其血糖浓度持续升高,葡萄糖与血清蛋白的结合也增多。果糖胺升高表明存在持续的高血糖。由于犬猫白蛋白的半衰期是1~2周,故果糖胺反映了1~2周内的平均血清葡萄糖水平。果糖胺对血清葡萄糖浓度变化的应答要快于糖基化血红蛋白。不过,患低蛋白血症的动物,其血清果糖胺水平可能会假性降低。

四、糖基化血红蛋白

糖基化血红蛋白代表了葡萄糖结合血红蛋白的不可逆反应。糖基化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表明存在持续的高血糖。这个试验结果反映了一个红细胞生命周期(犬3~4个月、猫2~3个月)内的平均葡萄糖浓度。贫血的动物,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会假性降低。

免责申明:

本内容不是原创,供大家学习。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往期回顾----------------

第九单元血液的一般检验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及运动机能检查

第七单元生殖系统检查

第六单元泌尿系统检查

第五单元腹壁、腹腔及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单元胸廓、胸壁及呼吸系统的检查

第三单元心血管系统检查

第二单元整体及一般状态的检查

第一单元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年1月22日)-电脑端-阅读原文-语音

科普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