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困境出家人患病怎么办熬一天算一天 [复制链接]

1#

糖尿病

什么情况下尿糖会是阳性?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被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几乎全部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入血。因此,最终的尿液含糖量甚微,故尿糖为阴性。

但当血糖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尿中即可出现尿糖,即尿糖阳性。所谓“肾糖阈(renalglucosethreshold)”就是指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通常为8.9~10.0mmol/L。

尿中是否出现葡萄糖取决于三个因素:(1)血糖水平;(2)肾小球滤过率(肾脏对血糖的滤过能力);(3)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

01肾性糖尿

这是因为肾脏的重吸收糖功能受损,部分糖从尿中漏失,引起尿糖试验阳性,但血糖正常,多见于妊娠妇女、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家族性糖尿及新生儿糖尿等。

02饮食性糖尿

有的人若在短时间内进食过量蔗糖、蜂蜜或含糖量高的水果等,糖分很快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升高,超过了肾糖阈,就会出现一过性糖尿。当停止食用这些食物时,则尿糖会迅速转阴。

03应激性糖尿

患有脑血管意外、肿瘤、颅骨骨折、脑炎、癫病等应激性疾病时,会改变人体神经和内分泌调节,使身体肝脏内贮存的糖原分解,血糖便会增高,由此引起糖尿。其他一些疾病,如胃切除手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会使小肠吸收糖分过快而出现暂时性糖尿。

04假性糖尿

服用大量维生素C、阿司匹林、头孢等药物后,或者进食大量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后,也可能使尿糖检测呈现阳性,实际上这是假阳性,他们的血糖并不高。

尿糖阳性,怎么办?

临床上,凡遇到尿糖阳性的初诊患者,首先要查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必要时还要做“糖耐量试验”等。如果患者血糖高、有糖尿病,则按糖尿病处理;如果患者血糖正常,则考虑患者是“肾性糖尿”,需要结合既往病史、遗传家族史、临床症状、身体发育以及有关化验检查,判断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如果是后者,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来源:重庆医院

医学科普(一)

血糖(Bloodglucose)

血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Glu)。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正常人体每天需要很多的糖来提供能量,为各种组织、脏器的正常运作提供动力。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是由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大致相同的结果。血糖的来源包括:1、食物消化、吸收;2、肝内储存的糖原分解;3、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血糖的去路包括:1、氧化转变为能量;2、转化为糖原储存于肝脏、肾脏和肌肉中;3、转变为脂肪和蛋白质等其他营养成分加以储存。胰岛是体内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肝脏储存肝糖原。此外,血糖浓度还受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