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应该都知道,糖尿病的血糖稳定是相当重要的,血糖一旦升高,身体就会发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甚至会诱发并发症。有很多患者在餐前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在餐后就会出现血糖高的现象,这种情况是极其危险的!
餐后高血糖伤害更大
餐后血糖升高会显著增加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梗、猝死等发生风险,并与视网膜病变以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密切相关。
还会加剧?细胞功能恶化,是糖化血红蛋白超标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餐后血糖是促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和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餐后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最合适
餐后血糖的控制标准是因人而异的,需要结合病情、身体状况,在尽量减少低血糖的基础上,逐渐平稳安全地使血糖达标。
一般来说,糖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10mmol/L即可。病程较短、年龄较小,且无糖尿病并发症和其它严重疾病的2型糖友,最好控制在7.8mmol/L以下。
这些因素会影响餐后血糖
如果你的餐后血糖没有达标,快看看这5件事有没有做好!
01
饮食控制不到位
存在下列情况:总量超标(未根据身高、体重、活动强度等因素计算食物的总量)、烹调方式不当(如煎炸、红烧、粥熬制时间过久等)、主食中没有或很少粗粮、蔬菜量不足克等。
02
运动方式不正确
餐后不运动、运动量较小、运动时间较短、久坐不动等均不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03
用药方法不对
控糖或降糖药物使用方法不对,肯定会影响药效,导致餐后血糖不达标。如:未按时服用降糖药;药物剂量不足;漏服药物等。
04
监测血糖不准确
一般餐后2小时血糖,都是糖友自己在家测,由于操作不规范,或仪器不准确,都是导致血糖监测结果不准确。
下列情况会导致血糖监测不准确:
1.手清洁度不高。如:拿了含糖高的水果、蛋糕等食物,没有洗干净。
2.测血糖的方法不规范,如挤血、用碘伏消*等。
3.血糖仪出现故障及试纸过期失效等。
05
其它原因
情绪波动(如焦虑、紧张、生气等)、寒冷天气、身体状况不佳(如感冒、腹泻、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等)......
3招教你管理好餐后血糖
1
严格控制饮食
(1)改变进食顺序
稳糖进餐顺序:汤→青菜→饭→肉→2小时后水果。
饮食中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多酚类化合物等均可以有效减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
(2)少食多餐
少食一般是指每餐吃到7-8成饱,同时把每日的饮食多分几次(一般分为5-6次,分别在两餐之间和临睡前)吃,可以防止一次摄入较多的糖分,从而避免餐后血糖急剧上升。
(3)饮食清淡
饮食清淡一些,菜比较咸的话,血糖上升的速度也会比较快。
(4)粗细搭配
主食在碳水化合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些全谷物和杂豆类,更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2
坚持运动
(1)饭后适当运动
饭后适当运动,可以消耗体内的热量,辅助降低餐后高血糖。一般建议在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开始运动,时间掌握在30—45分钟。
(2)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太极拳、乒乓球以及高尔夫球之类的有氧运动,这些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的降低血糖,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
3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胰岛素患者
有些患者胰岛素作用高峰和食物升糖高峰没有吻合好或者剂量不够导致餐后血糖波动比较大,这种情况就建议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2)非胰岛素患者
如果饮食、运动都无法控制好餐后血糖,可以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有些药物还是对餐后血糖控制比较有效的。
来源:“糖尿病网”、“糖尿病之友”、“糖友管家”、健康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编辑:肖娟
审核:周洲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