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夜间发生低血糖你会应对吗 [复制链接]

1#

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如果夜间低血糖不能及时发现,后果更为严重,所以糖友应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一、夜间低血糖的原因

能量摄入不足

吃得少,消耗量比较多,这样很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热量不能得到足量补充的话,就可能发生夜间低血糖。

药物使用不当

药物治疗中,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的剂量控制的不好很容易导致出现低血糖!比如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没有及时的减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使用不当的情况下,都比较容易出现低血糖。

二、哪些人群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

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用量不当或未及时调整剂量;

吃饭、运动和作息时间不规律的患者;

食物吸收速度不均匀、运动时间不当且运动量过大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对药物吸收的速度变化较大,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

饮酒后,肝脏内的糖原不能及时分解成葡萄糖供给人体利用;

晚餐前应用胰岛素的剂量过大或注射时间过早,晚餐前服用过量的磺脲类降糖药的糖友。

四、出现低血糖时应对措施

●当发生低血糖时意识清醒者,应立即给予糖果或糖水等可以快速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并快速检查血糖。同时,低血糖被纠正以后还要在下一餐前吃少量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点心或水果、牛奶等,以预防血糖再度降至最低点。

●对于严重并伴有意识丧失的患者千万不能喂食、喂水,以免引起窒息,医院治疗。

三、如何预防夜间低血糖

1.保持生活规律,防止食物摄入不足及运动过量。

2.做好血糖监测,最好做到至少一周两次全天血糖监测,包括空腹、早餐后2小时、午餐前、午餐后2小时、晚餐前、晚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必要时加测凌晨3点血糖。

3.及时遵循医嘱调整用药,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需严格把握降糖药物的剂量,降糖不宜过快、过低,当合并感冒、发烧、手术等应激状态影响进食或合并肾病、肾功能不全时,要及时下调降糖药物用量。

如确是降糖药物引起的夜间低血糖,应遵医嘱减少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或将胰岛素推迟至临睡前注射,或减少口服降糖药剂量。

4.加强认识,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提高识别低血糖的能力,出现心慌、气短、乏力以及颤抖、头晕和恶心等症状,有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反应,此时应及时测量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应该马上给患者补充糖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