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大家总爱拿没有毅力来取笑减肥失败的朋友们,而他们本身似乎也很认同自己“没有意志力”这一观点。但在BBC纪录片《完美的饮食》中,肥胖者根据进食习惯分为三类:欢宴者、情绪型进食者、持续型进食者。科学家们研究这三类人发现:人类的减肥效果与意志力无关。也就是说,如果选择了正确的减肥方法,你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意志力范围内获得成功。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减肥方法呢?
1.欢宴者
有些人在进食前后肠道荷尔蒙分泌变化不大,没有向进食者的大脑传递已经吃饱了的信号,所以一个欢宴者的进食量能够轻易达到普通人的2-3倍,甚至更多。
解决方式:需要摄入那些能维持饱腹感的食物,行业上称之为“高蛋白低血糖指数”饮食。这类食物能够提升肠道激素信号的灵敏性,就能减少进食的次数。此类食物包括:鱼肉、肌肉、通心粉、小扁豆等等,消化分解比较慢,能够产生持续的饱腹感。而米面之类的精致碳水化合物食品则不能吃。
2.情绪型进食者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饮食与心理情绪有关。当他们的情绪波动的时候,大脑想要获得慰藉或者奖励,促使他们摄入更多的饮食。尤其是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奖励。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倾向。
解决方式:此类人群的暴饮暴食源于情绪的波动,那么解决方式也偏向于心理性。通过分享节食日记,参加减肥会议等团队形式的活动,互相监督、互相鼓励,通过分散情绪压力,把节食减肥活动持续下去。
3.持续型进食者
这类人也是属于生理上的问题,不是一吃就停不下,而是一直处于饥饿状态。从基因角度来说,基因对身体脂肪储备量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给大脑传递的饮食状态信号错误,导致身体对食物的渴求持续不断。
解决方式:此类人群适合使用间歇性节食法。正常的男性一天需要大卡的热量,女性少一点。间歇性节食方式要求每周有两天只吃大卡,这是相当大的一个能量缺口。也就是说,他们每周会花2天的时间突击燃烧脂肪。
综合上述的各种情况,科学地节食减肥大体上要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给自己制造能量缺口,让身体消耗囤积的脂肪;再以每个人的基因、荷尔蒙、心理状态为基础,定制个性化的饮食减肥方案,配备不同的食物结构和类型,从源头上控制热量的摄入。在食物选择上,都是要避开精细的碳水化合物视频,选择高蛋白、低血糖食物,维持持续饱腹感来实现的。
当然了,根据肥胖者的进食习惯分类进行节食减肥的前提是他们的器官功能、身体代谢处于正常状态。而在中医临床中发现:很多肥胖者的器官代谢功能出了故障,导致各种方法都无法有效减肥的情况。在医院的常规检测又查不出任何问题,这种情况就要先来中医调理代谢问题,再进行运动或者节食减肥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