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胰岛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快收藏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皮炎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922/9473063.html

胰岛素治疗作为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从动物胰岛素到重组人胰岛素,再到人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制剂给广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带来了福音。然而,胰岛素和其他药品一样,在治疗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当发生了不良反应后,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低血糖

低血糖反应是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胰岛素的应用剂量过大、混合胰岛素治疗时比例不恰当或预混制剂使用前未充分摇匀等,都能造成低血糖反应。

主要表现为心悸、饥饿、焦虑、紧张、面色苍白、心跳过速、冷汗及手足震颤。

或是出现精神不集中,思维、言语迟钝,头晕、视物不清,焦虑不安,步态不稳,有些糖友甚至会出现精神症状,如狂躁、易怒、幻觉、表情特异等,若低血糖程度加重,可出现神志不清、肌肉颤动,最后导致昏迷,惊厥等。

应对: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在注射胰岛素后作用最强的时间,普通胰岛素为注射后2小时,多在白天发生。

长效胰岛素注射后14小时,多在夜间发生。因此,家中若有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家人应加强巡视患者,当发生低血糖时,轻症者立即饮糖水、服糖块或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即可纠正;而重症者需要立即联系医生,进行静脉注射高浓度葡萄糖或肌注胰升糖素,再续以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皮下脂肪增生

有些患者每天多次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会使皮肤及皮下组织变厚,产生脂肪增生,而脂肪增生的部位,常会因为皮下胰岛素吸收减慢而造成血糖控制不良,所以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正确、规律性轮换注射部位。预防皮下脂肪增生重要的方法是正确、规律性地轮换注射部位。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大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如下图所示)。

将每个区域轮换的注射部位分成4个象限(腹部)或2个象限(大腿、臀部和手臂),1个象限使用1周,然后在下周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式移动到另一个象限;或者是1次1个象限,每次都替换。

注射前的部位检查。已有胰岛素注射史的患者在胰岛素注射以前须做注射部位的评估,首先要观察注射部位皮肤的颜色、表面毛孔的大小、观察局部是否有隆起,其次手指指腹游走性轻压患者注射区域,感知触碰硬结的存在及大小,一定要避开皮下硬结处进行胰岛素注射。

避免重复使用针头。推荐一次性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遵循一次性医疗耗材的使用和管理规范。

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可能会导致针头折断;针尖出现毛刺、弯曲和倒钩;残留胰岛素堵塞针头,影响注射;增加局部感染的风险;影响胰岛素的浓度和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过敏反应

胰岛素过敏主要见于间断使用胰岛素和首次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潜伏期可从首次使用胰岛素治疗后数小时到3~5个月,甚至几年。胰岛素的过敏反应多见于局部反应,表现为局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皮疹和皮下结节。这些皮肤反应多数是自限性的,随着继续治疗会自行好转。另外还见于一些全身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哮喘,严重者还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应对:一般方法:对轻微的局部过敏反应,可给予局部热敷、口服抗过敏药物,若有显著效果,可继续用药。2型糖尿病非紧急情况可改服口服药物。

更换剂型:1型糖尿病或必须使用胰岛素者可以更换胰岛素剂型。

脱敏治疗:以上方法无效时可在密切监护和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脱敏治疗。

胰岛素抵抗

在临床上,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为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素需要量大于2U/kg。引起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是使用非纯化的动物胰岛素导致体内产生多量抗胰岛素抗体,使游离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胰岛素需要量骤增,有时可达数千单位。其次是胰岛素治疗导致外周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肥胖,增加胰岛素抵抗性。较少见的原因是皮下注射的胰岛素吸收障碍。

应对:采用浓缩胰岛素制剂。

换用胰岛素治疗可使抗体滴度下降或换用胰岛素种类。

胰岛素硫酸盐与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较高,使用后有时奏效。

改用磺脲类降糖药有时对2型糖尿病有效。

以上措施失败者可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60~mg/d),并于生效后迅速减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